
炎炎夏日,高温持续,自带消暑降温属性的游泳运动受到广大市民朋友的欢迎,但随之而来的游泳场馆水质、场馆工作人员资质等与游泳相关的安全、健康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近日,长沙县人民检察院会同教育、文旅、卫健、市场监督等多个职能部门和部分镇街,召开游泳场馆安全问题公益诉讼磋商会,推动治理群众关心的公共游泳场馆安全隐患问题。会议由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谢唯主持,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郑旭辉到场指导,县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参会发表意见。

会议伊始,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办案团队介绍了对全县公共游泳场馆安全问题的初步调查情况,重点检视是否具备经营资质,《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三证是否齐全等问题。本次调查采用了数字检察的工作模式,数字检察工作团队对接相关部门调取了已办理证照的游泳场馆数据,与网络平台发布的经营信息数据进行数据碰撞并建立模型,初步得出了证照不齐、有安全隐患的游泳场馆数据,列出了问题清单,制作了《长沙县游泳场馆安全监督模型比对结果分析报告》。
随后与会各方就上述问题的治理发表意见,一致认为规范游泳场馆的经营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事关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权益,形成了三点磋商共识:一是肯定数字检察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发现问题,同时也强调数据工作的成果需要用实践去检验。对发现的线索要紧盯不放,立即逐一对照落实整改。二是认为推动游泳场馆安全经营是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联合执法,综合施策。三是各部门要破除数据壁垒,对游泳场馆及从业人员的信息形成数据共享机制,及时发现监管漏洞,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郑旭辉作会议总结,强调公益诉讼检察是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次公益诉讼磋商会,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碰撞分析指出了问题,以小切口做实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公共利益这篇大文章,与会各方要高度重视,明确自身职责以及不依法履职的法律后果。要在迅速采取相应措施整顿上述问题的同时,注意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积极帮助游泳场馆经营者解决问题、规范经营,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产品,避免机械执法和“一刀切”的处理方式,践行“亲民厚商”的星沙精神。
下一步,县检察院将持续跟进上述问题的整改,以数字检察和行政公益诉讼为抓手,合力推动形成游泳场馆安全规范经营的长效监管机制。(通讯员:盛磊、李烽)